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吴雅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传统与当代、艺术与科技一一吴雅琳教授谈创作教学

2016-06-06 11:02:54 来源:吴雅琳工作室作者:
A-A+

《历史的脚步》 吴雅琳   73×74×65CM×4  综合媒体 2015年

  去年4月15日至5月6日,本人携手十一位青年雕塑家,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这次展览是继2015年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深圳坪山分馆、珠海古元美术馆、潮州力诚艺术馆三次巡展之后,又回到展览的出发地——广州美术学院,这也是本人师生雕塑作品系列巡展最重要的一站。有报道称:吴雅琳师生作品巡展艺术风暴席卷珠三角,我想这个“风暴”应是长期以来自己在教学上所贯彻和执行的以传承、创新,人文、科技为根基,之后阶段性的成果呈现。

《历史的脚步》 吴雅琳  4.4M×1.6M×5.4M

综合媒体 装置艺术  2016年

《历史的脚步》 吴雅琳  4.4M×1.6M×5.4M

综合媒体 装置艺术  2016年

  当近九十件雕塑作品占据了广州大学城美术馆九百平米的空间时,传统和当代思想的碰撞,东方和西方审美的融合在作品的呈现上尽显千姿百态。架上的、公共的、装置的等等,从音控到交互,从影像到动画,从数码艺术再回归雕塑的本体,作品的综合性很强,林林总总,颇令人目不暇接。这是一次人文和科技、传统和当代的碰撞,也是本人教学思维特点的体现。自1999年至今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本人就开设了专业素描、雕塑艺术创作、雕塑史论(合招)、中国传统雕塑和数码雕塑等研究方向,迄今逾十五个年头,带出来的学生而今在各个领域均有所作为,这一次的召集,是一次人才培养跟踪的集体亮相,也是南国雕塑界特定时期特定风貌的展现。

《十二地支》吴雅琳   约73x22x65CM×12  铜  2013年

  从教卅六年,本人主张艺术当随时代。艺术与学术并重,艺术可以催生学术,学术又能引领艺术。现在中国的雕塑教育处在一个转折点,大家都知道美术学院的雕塑教育是秉承西方的传统,是一百年前将巴黎美术学院整个体系加以引进的。但是经过近百年的西方雕塑教学的实践,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这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作为中国人,中国雕塑在当今世界艺术道路上该如何走,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十年前,本人也在本刊物发表过《传统的缺失——对当前中国雕塑界文化生态现象之思考》的论文)。

《合璧—沉重的回归》吴雅琳   (1):90×63×90 CM

(2):90×63×125 CM综合媒体 影像艺术   2015年

  当下艺术界纷繁复杂,说它很活跃也好,说它相对无序也行,总之,在繁荣中也出现了模仿挪用、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或无可适从的各种态势。作为中国的当代艺术一直都在发展,没有停滞,这本是好事,但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如何发展得更加合理,这值得我们深思。中国人接触当代艺术也已卅几个年头了,但不少都是被动式和缺乏国际视野的。

《合璧—沉重的回归》吴雅琳   (1):90×63×90 CM

(2):90×63×125 CM综合媒体 影像艺术   2015年

《合璧—沉重的回归》吴雅琳   (1):90×63×90 CM

(2):90×63×125 CM综合媒体 影像艺术   2015年

  如何将中国人的当代艺术做得真正有价值,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先秉承自己的传统。我认为,做当代艺术的人,一定要有文化的自觉,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审美价值观,由它来提供你的养分,并帮助你去识别自己的文化身份,有了这个身份,才能与西方真正对话。这就是我对当代艺术的认识,也是我的教学理念。另外,作为一个当代人,你不走当代,艺术不随时代,肯定失去当代艺术家的价值,在我这里,当代不仅仅是时间的含义,它更是文化的含义。中国人先了解自己的文化之后再来走当代,就能够走得更加纯粹。

《剑斩风浪》吴雅琳 35x96x30cm  铸铜  2004年

  对这次的展览我们的学术定位是:“基于西学、取经东方、秉承传统、厚积人文、拓宽媒介、关注社会、发展未来、走向当代。

《变脸—西方邂逅东方》吴雅琳  90×75×118 CM

  综合媒体 影像艺术  2015年

  1、“基于西学、取经东方”,我们大学的基础是西方的,西方的理念,西方的审美体系,取经东方,我们在此基础上要主动地向东方文化学习,向祖先好的方面学习;

《变脸—西方邂逅东方》吴雅琳  90×75×118 CM

综合媒体 影像艺术  2015年

  2、“秉承传统、厚积人文”,了解、读懂先人的审美法则,培养自身人文素质和修养。这二点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包括成果的最终呈现。一位艺术家有没有后劲,应该和他的人文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3、“拓宽媒介、关注当下”,当今社会,可用媒介丰富多彩,已不局限于几千年前东西方雕塑家所采用的青铜和白石,到了今天,各类金属、声光电、数码等媒介实在太多,可以选的面也很宽。

《变脸—西方邂逅东方》吴雅琳  90×75×118 CM

  综合媒体 影像艺术  2015年

  由于新媒介可以产生新的形式,新形式可催生出新的观念,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拓展媒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关注当下,我们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目的最终不是做中国传统雕塑,不是重复先人,而是要求每个人具有鲜明的文化身份去做好当代性的艺术作品。

  《浮生》 关若宇  210X100X80CM   木   2015年

  《鼓 》  周巍   90×90×180CM

  铜 铜丝 牛皮 木 麻绳等 2012-2014年

  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和教学,“基于西学、取经东方”,这一方法论在几年前我还不敢这样提出来。早期做研究,我认为是应把西方的传统统统忘掉,做纯粹的、中国的,可是发现忘不了,而且没必要忘,因为西方的经典本身就很优秀。学习中国传统雕塑应该就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一个清晰的前提。我会告诫学生, 我们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西方的传统,受他这么多年的教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都使你清醒地意识到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但关键是我们近四代人因种种原因,学西方却把自己祖先的优秀文化完全放弃,这是应该批判的,现在,是亡羊补牢的时候了。

《自度.对语》苏锦驹  66x12x90CM  铜  2014年

  我这里所说的,是如何用我们已经掌握的西方优秀文化,加上主动去研究我们抛弃多年的中国的传统精髓,之后怎样把这两者很好的融合。什么叫很好的融合?就是二者结合后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我认为是简单、粗暴地挪用、是属于低层次的学习,这类作品我们见得很多但并不值得效法。

《自度1.逝者如斯》苏锦驹 73x22x65CM   铜  2013年

  所谓的化学反应,则是运用了两种审美价值观,通过融会贯通,创造出来第三种新的类型、新的作品在传承基础上进行与时代与当下对接的再创造,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最终目的。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就应该是基于西学、取经东方、关注当下所产生出来的时代性作品。林风眠当年对此问题的态度,至今还有价值,即“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罗素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我认为西方和东方的艺术价值观结合得好,产生出化学反应就有可能成为艺术发展的里程碑,而这个里程碑也可能就出自中国优秀的当代艺术。

《长风》苏锦驹  79x13x7CM  铜  2015年

  去年我的作品《变脸——西方邂逅东方》,就是思考中国和西方传统艺术如何对接和转换后的艺术呈现:借用新媒介去传达一种全新的观念;《合璧——艰难的回归》,是通过多媒体,反映散落世界各地的天龙山佛造像,寻找、对接、复原的可能性。在整个思考过程中,没有用新的媒介其实没法实现自己内心的愿望——对祖先所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探究和传承的责任;去年的作品《背影》,到今年发展成为装置艺术,用时间流和拓展空间,尝试着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传统、到当代的时空转换。

《迷城》系列之一  郑晓雄  600×45cm ×160CM

综合媒介   2014年

  青年雕塑家们的作品,无论是张海鹏的《游走的乌托邦》、彭程的《新竹林七贤》、蔡丽娴《泡沫时代》和郑小雄的《迷城》、苏锦驹的《自度》和周巍的《生灵系列》等作品,无一不体现和承载着秉承传统、融合中西、拓展媒介和发展当代的这一理念。

《迷城》系列之一  郑晓雄  600×45cm ×160CM

综合媒介   2014年

  这个师生联展,有很突出的东方审美色彩,这得益于广美雕塑系十年前本人在管理教学之时,将中国传统雕塑系列课程正式写入雕塑系教学大纲,之后大家通力合作,将其中的创作课打造成系的模范课程。因此对这一体系的思维和审美价值,年轻雕塑家们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想让更多学习雕塑的年轻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根脉,中西方两个完全不同的审美体系;比西方追求客观真实更难把握的是,中国传统雕塑所要反映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和内心世界。但只要能从宏观的汉文化学理和中国哲学去了解它的形成并归纳、梳理它的审美规律,一定是能够掌握并能为你的艺术发展开辟道路的。

《迷城》系列之一  郑晓雄  600×45cm ×160CM

综合媒介   2014年

  回顾本人卅十六年的本科教学和逾十五年的研究生教学,教与学,我想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我是同学们的先生,他们有时也是我的老师。在我们这支队伍里,我给大家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也不是风格,而是对同学们思想,观念的启迪和影响。

《游走的乌托邦》张海鹏  300×300×60 CM

水墨影像装置   2016年

  经过了若干年的历练,同学们对传承、创新,人文、科技知识的沉淀和积累,在《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中各自以个性鲜明的形象,呈现出各自的精彩,没有一个人会重复别人,严格地说,他们也没有一个人的作品会像我,这是我最值得骄傲和欣慰的。

  该文章发表于《雕塑》2016年第5期

  吴雅琳

  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2011年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所长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数码雕塑研究中心负责人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

  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专家库专家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高资委评委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海南大学客座教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吴雅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