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琳,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教学名师、硕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原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所长、数码雕塑研究中心创始人、雕塑系副主任、教授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委、“首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全国高中生《雕塑》教材广教版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出版有《雕塑创作基础》、《表现性素描基础教学》、《吴雅琳师生作品集》、《雅琳诗画》、《吴雅琳雕塑集》、《吴雅琳雕塑选》和《吴雅琳诗词选》等。
《美好时光》之《曲流水》 青铜着色 约45x25x85cm 1990-2022年
《美好时光》之《赏荷风》 青铜着色 约45x25x85cm 1990-2022年
《美好时光》之《闻莺啼》 青铜着色 约45x25x85cm 1990-2022年
《美好时光》之《吟新诗》 青铜着色 约45x25x85cm 1990-2022年
五指握拳、异军突出
王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林
吴雅琳从艺从教40年,与我自诗友始,心照不宣,相知甚洽。
雅琳才华横溢,自不用说,雕塑、绘画、诗词、书法、舞台表演皆有擅长,尤以教学为重,是广美雕塑系学科建设之组织者与推动者,独一无二,不可多得。身为女性,于艰难身世中不屈不挠,勇力奋斗,坚贞豁达,尤其让男性师生佩服。原雕塑系主任林国耀对她赞赏有加,溢于言表。
说到雅琳的艺术倾向,当以诗意、诗性、诗化析之:诗意乃情感表达,不啻是对天地万物、人间世事的主体反映及以一驭万的古典情怀,雅琳诗词是也,讲究形式美构成的雕塑是也。诗性乃人生斗争中矛盾冲突的体现,表现为真实个体的存在困境与思考感,雅琳文献是也,其充满动感、倔强、多样化求新的动态雕塑与水墨画作是也。诗化之谓,则为行动力指向的现场表达,在地不拘,生生不息,更多针对现实文化问题的质疑与追求,其校园活动是也,教学创新是也,大卫影像等观念性作品更是。一一在此层次更大发展,凭雅琳才情与智慧,五指握拳,异军突出,必有更大成就的。
此乃我之日后期待也。
《封城诗草》
《封城诗草》创意说明: 将疫情防控期间之感受创作出诗词,并以书法加以表达,再将书法与立体构成相结合:诗词镂空于黄铜锻造的册页之上,并将其围成封闭式的城墙,凸显“封城”之下大家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受。观众可穿行其间去感受诗词所赋予的真切情感以及感受到不同光感和音效所带来的特定情景,让人对这段历史永志不忘。 雕塑结合光构成与ICU现场音效,光透过镂空的草书投射在地面、阴影中。 作品旨在忠实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展现疫情中人性的温暖和对灾难中人性光辉的赞颂,并且希望观者能在参观的同时正视与反思这段历史。 创作时间:2021年 创作材料:黄铜镂空(热着色)等综合媒介 规格:76X66X31cm
《英语专家李筱菊》 38X49X26cm 钢、玻璃钢
雕塑人生 人生雕塑
——吴雅琳雕塑艺术的审美维度与文脉诉求
皮道坚(著名美术理论家、批评家、策展人) 自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至今,吴雅琳以她40年如一日,不曾间断的思考、求索、创作与教学的雕塑人生,完成了她独具一格、成果丰硕的“人生雕塑”。吴雅琳的人生雕塑广泛取材于历史与现实中多姿多彩的人生,蕴含着艺术家丰富的人生体验、智慧才情和哲理思考。“基于西学,取经东方”,既是吴雅琳对自己雕塑人生的总结,是她由学习西方写实主义雕塑开始,逐步转向从中国传统雕塑和民族、民间艺术中寻找资源,汲取养分,形成自己古今贯通,东西杂糅,南北兼收的风格面貌的雕塑艺术历程的精准概括;更是她从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能够完美表达她生命体验的艺术法则。在表达自己生命体验的同时,她也以这样的法则表达她对精神和人性的认知和探求,吴雅琳的“人生雕塑”审美维度多元,历史与现实人生的多重意蕴,人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光辉,被她以诗与雕塑相结合的方式传达;从西方写实雕塑的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雕塑民间雕塑的艺术手法的融汇,到将多媒体与雕塑艺术相结合,体现了吴雅琳拓宽和变革传统雕塑艺术语言的实验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令她的《新潮州翁仔屏》、《十二地支》、《背影-历史的脚步》和《合璧-艰难的回归》等作品成为与时代生活同步的经典。其经典性在于:它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生活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爱,有着强烈的文脉诉求,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雕塑近四十年来,由形式革命经本土化的探索到文化关注的艺术史轨迹,其艺术史意义则在于为如何延续传统的文脉,创造新时代的雕塑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
《剑斩风浪》 铸铜 35×96×30cm 2004年
《剑斩风浪》创意说明: 君王借狂浪舞剑,挟风云赋诗,威武雄强之势令宝剑化紫电青霜、气贯天地长虹。
作品信息:2022年大型公共雕塑《剑斩风浪》捐赠家乡母校;2010-2016年分别由多家藏家收 藏;2009年《剑斩风浪》选入1949-2009 大型学术性画册《中国美术60周年》(人民出版社),2006年《剑斩风浪》获“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优秀方案奖”,多次参加邀请展;
《十二地支-未》 铸铜 31x14x20cm 2014年
《十二地支》创意说明: 《十二地支》,用拟人手法,将天地间的生机万象、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借道家理念,用诗化的起、承、转、合和养生者形态,去揭示对生命的感悟。十二个气韵生动的造型,意态夸张,借东方人养生的内修,突显气运丹田的状态,并借形、线、气的关系营造出气场。艺术年表:
2022年大型青铜雕塑《剑斩风浪》捐赠、落成于家乡母校(广东);
2022年雕塑《父亲的百年长卷》“我塑父母——为人民塑像”(线上、北京);
2022年雕塑《李筱菊先生》“第十三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北京、天津、石家庄);
2021年雕塑《梵韵仙音》、《一韵知秋》“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第二届雕塑作品邀请展”(北京);
2021年雕塑《12地支》“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广州);
2020年雕塑《一韵知求》“2020年中国青岛公共艺术大展”(青岛);
2019年雕塑《剑斩风浪》“时代华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公共雕塑大展”(惠州);
2019年数码装置《变脸》“时间之境”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重庆、成都);
2019年雕塑《逸趣》“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海);
2019年雕塑《宋**》“人民的纪程——主体性与纪念性雕塑大展”(杭州);
2019年数码装置《变脸-西方邂逅东方》“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武汉);
2018年“剑斩风浪——吴雅琳从艺、从教40年文献作品展暨全国嘉宾学术对话”(广州);
2018年实验性绘画“能量转换——中国雕塑学会成立25周年作品展”(长春);
2017年大型公共雕塑《中央红军进延安》落成于陕西省延安市;
2016年数码装置《合璧——艰难的回归》获“2016云岗国际佛教艺术大展”中国雕塑协会的学术成就奖(大同);2016年“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广州);
2015年“剑斩风浪——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巡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坪山分馆、珠海古元美术馆和潮州力诚美术馆(广东);
2013年大型公共雕塑《新二十八星宿》落成于陕西周至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
2013年雕塑《岁月花鼓》入选“海纳百川——中国·东营雕塑艺术展”(东营);
2012年雕塑作品《剑斩风浪》等“艺术·经典”雕塑作品展(宋庄);
2011年雕塑作品《美好童年》等“开悟2011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大同);
2011年大型纪念性雕塑《李**像》落成于广西苍梧;
2010年大型公共雕塑《霓裳羽衣》落成于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
2009年雕塑《美好童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长春);
2009年雕塑《骑竹马》“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温州);
2008年雕塑《新潮州翁仔屏-幸福生活》“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获评委提名奖(厦门);
2008年雕塑《新潮州翁仔屏》“改革开放30周年”获中国美协优秀作品奖(广州);
2008年雕塑《司徒美堂》落成于广东省开平市;
2008年绘画《背影》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2007年大型公共雕塑《生机遍地·瑞气盈门》落成于香港美孚新邨(香港);
2007年雕塑《北宋余靖全身像》落成于开平风采堂;
2006年雕塑《陈垣》落成于广东省江门市;
2006年雕塑《剑斩风浪》获邀参加“和而不同雕塑大展”(成都);
2006年雕塑《容国团铜像》落成于广州体育学院;
2006年雕塑《剑斩风浪》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雕塑优秀方案奖(北京);
2004年主持34件院士像创作并落成于广东江门院士路
2002年大型木浮雕《春江花月夜》落成于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
2002年大型公共雕塑《巨人的冥想》落成于暨南大学;
2001年雕塑《毽子》广州市新体育馆收藏;
2000年大型石浮雕《六月船歌》落成于广州天河公园;
2000年雕塑《宋**铜像》广州艺博院收藏;1999年雕塑《宋**汉白玉像》中山市孙中山纪念馆藏;1999年大型石浮雕《六月船歌》“中国昆明世博园”获国际银奖并被收藏;
1999年雕塑《翠莲造型》越剧名伶红线女收藏;
1998年雕塑《红线女粤剧造型李香君、翠莲》落成于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
1997年雕塑《海上生明月》美国加州帕沙迪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收藏;
1996年大型石浮雕《中国雕塑史》落成于广州雕塑公园;
1995年雕塑《海上生明月》“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女艺术家作品展”(北京);
1995年雕塑《海上生明月》广州美术馆收藏;
1994年雕塑《一韵知秋》广州星海音乐厅收藏;
1991年雕塑《一韵知秋》“广州市环境雕塑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广州);
1990年浮雕《唐女戏球》“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北京);1990年浮雕《唐女戏球》“广东省体育美展优秀作品奖”(广州);
1987年浮雕《难忘的岁月》“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北京);
1980年素描《背面女人体》、《女人体》“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作品展”(北京);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